建國前
吉林省肝膽病醫院發展歷程
1934年,建立了“滿鐵新京醫院傳染病棟”,并把醫院作為“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部隊第63支實驗基地”秘密開展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。
醫院于1937年改稱“新京共立醫院”,同年12月,再次更名為“千早醫院”。 至此,“吉林省肝膽病醫院”的早期雛形已然形成。
1945年國民黨政府接收“千早醫院”,更名為“長春市立傳染病院”。
1948年,黨和政府積極籌備新的市立傳染病醫院。也真正意義上的成為“吉林省肝膽病醫院”的前身。
改革開放前
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,新的“長春市立傳染病醫院”,在長春市北安路二十三號落成并投入使用。
1953年,醫院從北安路遷至平泉路十七號,占地面積52400平方米,開放病床數量增至280張。在隨后的十幾年中,醫院進入了相對較快的發展期,各項工作井然有序、穩步推進。
醫院于1956年正式更名為“長春市傳染病醫院”,醫院的規模和診治范圍進一步擴大,全院職工達到235人。
改革開放后
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和科研水平,醫院與北京醫科大學、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、解放軍302醫院白求恩醫科大學、南京市傳染病醫院、沈陽市傳染病醫院建立了學術交流,1995—2003,在這個跨越千禧年的時段里,長春市傳染病醫院(吉林省肝膽病醫院)迎來了她的第三次搬遷。醫院先后加掛了“省肝病??漆t院”和“省肝病研究所”的牌子。
醫院于2001年9月20日,成立了以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為核心的“吉林省肝病康健醫療集團”,集團單位共有32家。
2003年4月,一場突如其來的席卷全球的災難——“非典”爆發了。醫院被長春市政府定為“長春市非典診療中心”,同年,醫院與使用了48年的名字——“長春市傳染病醫院”徹底脫離了關系。
2004年4月1日,正式更名為“吉林北方肝膽醫院”。
2006年12月31日吉林省衛生廳批準更名為吉林省肝膽病醫院。
2007年11月8日,醫院舉辦了“吉林省肝膽病醫院”的掛牌儀式,開啟了肝膽醫院超越歷史的輝煌篇章。